♦ 最意外 戈恩被捕
2018年11月19日,雷诺-日产-三菱时任董事长卡洛斯·戈恩在日本羽田机场被捕,理由是戈恩涉嫌虚报自身报酬等“重大不当行为”。日产汽车内部调查显示,戈恩不仅涉嫌少报个人收入,而且还挪用公司投资资金。就在戈恩被捕当天,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西川广人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细数戈恩的“三宗罪”,且坦言戈恩身上的权力太过集中。从日方的态度来看,此次戈恩被捕事件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宫斗政变”,随后,日产汽车解除戈恩的董事长职务。三菱集团也声称,在董事会会议上将解除戈恩三菱汽车董事长的职务。
当年,雷诺控股了市值50亿美元、规模更大但陷入危机的日产。现在,日产的销量远超雷诺,但是雷诺却持有日产43.4%的股份,后者仅持有雷诺15%的股份,且没有投票权。不平衡的关系引起日产的不满,再加上法国政府作为雷诺的大股东,一直希望推进雷诺与日产合并,更加剧了日产和雷诺之间的紧张关系,戈恩被捕事件恐怕只是法日公开博弈的开始。
♦ 最扬眉 吉利成戴姆勒最大单一股东
2018年2月24日,中国吉利汽车正式宣布,已通过旗下海外资金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这使吉利集团成为戴姆勒集团的最大单一股东。不过,此次大手笔收购并非一帆风顺,随后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展开了对此次收购案的调查,直到今年12月调查才结束。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决定不对吉利进行任何罚款,同时表示,吉利控股集团无需再接受关于此事的其他调查。
有分析认为,作为自主品牌车企,吉利一跃成为全球知名车企戴姆勒的单一最大股东,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无疑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无论是入股事件本身,还是之后双方可能形成的战略合作,都是为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接下来进入国际舞台发展探索了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华尔街日报》认为,吉利收购戴姆勒股份可能会让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戴姆勒监事会中拥有一席之地,并以内部视角审视戴姆勒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方面的先进技术。而戴姆勒与吉利结盟可能会让吉利成为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汽车制造商。
♦ 最折腾 美国关税大棒引起贸易摩擦
2018年3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由于进口钢铁和铝产品严重损害了美国工业,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为重振美国钢铁和铝产业,美国计划长期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并于3月23日正式生效。2个月后特朗普故技重施,拿进口汽车关税做起了文章。5月23日,特朗普发布声明称,美国商务部计划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启动“232调查”,据悉,该调查结束后,美国政府可能会对进口汽车加征高达25%的关税。一连串的动作引起中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一致反对,称美国此举违反了自由贸易原则。可以说,整个2018年,全球汽车业都被美国的钢铁关税、进口汽车关税所困扰。
对于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各国都以不同的措施应对。3月28日,美国和韩国政府就美韩自由贸易协定修订内容基本达成一致。据悉,新版美韩自贸协定有利于扩大美国汽车对韩出口。与此同时,在加征进口钢铁关税问题上,美国也给予了韩国永久豁免权;欧盟则作出诸多让步,如同意进口更多美国产大豆、降低工业产品关税,面对欧盟方面的让步,白宫的最大妥协是在双方谈判期间不会提高对欧盟汽车及零部件产品的进口关税。
♦ 最低迷 全球车市降字当头
近期,各国陆续发布了前11个月汽车销量报告,从各国的产销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主要市场均出现下滑,包括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韩国、印度、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多国等。仅有日本和俄罗斯保持增长态势。据市场分析机构统计,1~11月美国市场累计销量同比增长0.1%达1564.7万辆。从车型销量看,轻卡销量同比增长6.1%,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3.9%。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汽车产销量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32.5万辆和2542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6%和1.7%,继续呈下降态势,降幅比1~10月有所扩大;2018年11月,印度国内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6%至33.9万辆。
欧洲由于实行了更严格的新排放标准,汽车需求遭到进一步打压,欧洲汽车销量也因此创下3个月连降的纪录。欧洲汽车制造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欧洲乘用车市场新车注册量同比下降8.1%,汽车登记数量从去年同期的126万辆降至116万辆。
对于全球汽车业来说,2018年的冬天可能是近十多年来最寒冷的冬天了。
♦ 最拉风 飞行汽车受多国政府和车企热捧
飞行汽车这种拉风、炫酷的交通工具将从梦想照进现实。今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将联合欧美多家公司共同开发飞行汽车。另外,德国政府也与相关企业达成协议,支持飞行汽车在该国境内进行测试。种种迹象表明,为了抢占“三维交通”规则制定的制高点,多国政府已经在积极布局谋篇。而为了在新的蓝海抢占先机,一些主流车企已经与共享出行企业迅速牵手,为共享飞行汽车时代的到来摩拳擦掌。
还有多家跨国车企制定了开发飞行汽车的计划。在今年3月举行的日内瓦车展上,奥迪联合空中客车发布了一款全新Pop.Up Next飞行汽车。此外,保时捷开发主管迈克尔·施德纳也表示,该公司正处于制定飞行出租车蓝图的早期阶段。丰田和日本科技初创公司Cartivator正在合作研发一款单人驾驶飞行汽车SkyDrive。另外,戴姆勒去年投资德国Volocopter初创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开发商Terrafugia,都是为了在飞行汽车方面占据先机。
♦ 最揪心 自动驾驶事故引发行业反思
3月18日,优步的一辆无人驾驶SUV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坦帕市测试时撞上路上的行人,被撞的行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成为全球首例无人驾驶致死事故。此次后果极为严重的事故立即引发了舆论和行业震动。在一片争议中,优步紧急暂停了其无人驾驶的相关测试。不仅如此,整个行业似乎都受其波及,随后,丰田宣布暂停了在美无人车路测,美国波士顿市也要求所有自动驾驶汽车暂停路测。
为了更加有效地避免无人驾驶相关事故的发生,各国政府也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2017年9月,经过众议院一致表决通过,美国迎来首个联邦层面自动驾驶法规,以加快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和部署,为美国各州发展自动驾驶汽车扫除了障碍;日本2016年制定了自动驾驶普及路线图,并着手修订《道路交通法》和《道路运输车辆法》等相关法规,2018年3月提出《自动驾驶相关制度整备大纲》,确认自动驾驶汽车事故原则上由车辆所有者承担赔偿责任;欧盟委员会提议为自动驾驶汽车安装数据记录器,从而确定事故发生时谁在驾驶(车辆或司机)。
♦ 最惋惜 马尔乔内病逝
2018年7月25日,掌控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的阿涅利家族对外确认,刚刚卸任首席执行官职务的塞尔吉奥·马尔乔内因为肩部恶性肿瘤扩散在苏黎世大学附属医院去世,享年66岁。
马尔乔内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号称“投资者的救星”。2003年菲亚特亏损逾60亿欧元,2004年,马尔乔内成为菲亚特首席执行官。接管菲亚特后,马尔乔内对菲亚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扭转了菲亚特的危局。马尔乔内还对外寻求合作,一方面与福特合作生产新车型;另一方面与印度塔塔合作,巩固菲亚特在印度和东南亚的地位。
收购克莱斯勒也是马尔乔内的大手笔之一。2008年的金融危机重创了汽车业,底特律老牌车企克莱斯勒因此濒临破产。2009年,克莱斯勒申请破产保护,并与菲亚特结盟,菲亚特因此获得克莱斯勒20%的股份,而后开始重振克莱斯勒。2014年,菲亚特与克莱斯勒合并,建立FCA,马尔乔内担任集团董事长。马尔乔内原计划2019年4月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但疾病没能让这位汽车行业的元老级人物等到那个时刻。FCA发言人表示,他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 最煎熬 英国脱欧悬而未决汽车行业遭受重击
自去年3月启动脱欧程序以来,英国的脱欧进程百转千回,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尽管英国政府和欧盟都不希望出现“无协议脱欧”,但有关方面纷纷猜测,英国或许会真的出现“硬脱欧”的局面,即英国在没有达成全面的贸易和海关协议情况下,彻底脱离欧盟和欧洲单一市场。随着英国脱欧的日期越来越近,“硬脱欧”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在英国开展业务的跨国公司显得格外焦虑。英国汽车行业机构多次警告称,英国脱欧若达不成协议,将严重伤害英国和欧盟的汽车行业。
这一年对于英国汽车业无疑是煎熬的一年。英国车市销量持续下滑,投资规模几乎腰斩,不少跨国车企也开始做准备,将产能撤出英国。丰田首席执行官丰田章男发表评论称,英国政府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无协议脱欧;日产方面也表示,如果英国未能避免无协议脱欧,其在英格兰东北部的制造业务将受到严重影响。国际知名投行的调查显示,如果英国在明年3月底之前没能与欧盟达成协议,那么英镑兑美元汇率可能会下跌8%,汽车企业成本将会大幅增加。
♦ 最严格 欧盟发布史上最严排放标准
2018年10月欧盟各成员国环境部长在卢森堡召开会议,就减少污染和保持行业竞争力进行讨论,并最终同意到2030年将乘用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1年削减35%。据了解,日本乘用车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是到2020年降至122克/公里,中国到2020年降至117克/公里,美国原计划到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每公里97克/公里,但这一目标被特朗普政府放宽。此次,欧盟同意将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5%,即达到61.75克/公里,无疑是全球最严格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此外,自2018年9月起,欧盟开始强制要求汽车制造商进行世界轻型汽车测试程序——WLTP和真实驾驶排放——RDE测试,这两项测试将取代原有的新式欧洲循环驾驶系统(NEDC)测试。按照规定,未经过WLTP测试的车型不得销售。欧盟轮值主席国奥地利可持续发展和旅游部部长伊丽莎白·克斯廷格表示:“这份协议将促使欧洲汽车业生产更清洁的汽车,加大对创新技术的投资,提供更可靠的排放数据。”
♦ 最艰难 特斯拉内忧外患马斯克奇闻不断
2018年年中,当时还是特斯拉董事长的马斯克表示,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艰难、最痛苦的一年”,彼时他因为Model 3产能瓶颈而在工厂打地铺,他不会想到还有更痛苦的事情等着他。美国当地时间8月7日,马斯克在推特上发文称,他准备以每股420美元的价格私有化特斯拉。正因此,马斯克随后遭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并且被撤去董事长一职,特斯拉的股价也因为产能危机和马斯克的过激言论受到重挫。
与此同时,不少将特斯拉视为竞争对手的欧洲高端汽车品牌,例如捷豹、保时捷、奥迪、奔驰和宝马等对标特斯拉的纯电动车型已经或者即将陆续上市,特斯拉的外部竞争将更加激烈,特斯拉电动车市领头羊的地位也受到冲击。今年10月,奔驰正式发布旗下EQ系列首款纯电动SUV——EQC。几乎在同一时间,奥迪对外发表声明称,其比利时布鲁塞尔工厂已经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从而为e-tron纯电动SUV的量产做好了准备。与此同时,宝马也发布了其最新iNext电动汽车的设计草图,该车将于近期正式发布,其售价可能与特斯拉Model 3相近。随着对标车型陆续上市,特斯拉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 最火拼 力推动力电池联盟欧洲要与亚洲抗衡
目前,以中日韩企业为代表的亚洲电池厂商明显在全球动力电池竞赛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今年7月,中国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首家欧洲工厂落户德国图林根州;韩国LG化学、三星SDI等电池厂商也早已在欧洲建厂,亚洲电池厂商正在上演一出“欧洲攻略”。为了更好地与亚洲电池企业抗衡,2017年10月,欧盟宣布启动电池产业联盟,大众、宝马、戴姆勒、雷诺、西门子、巴斯夫、索尔维、瑞典电池公司Northvolt等厂商纷纷加入。
2018年1月,大众集团旗下卡车制造商斯堪尼亚宣布,将出资1000万欧元,在瑞典北部和Northvolt一起打造欧洲最大的电池工厂,这成为欧洲电池联盟重要的项目之一。今年5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汽车制造商需要继续加大在欧洲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的力度。对此,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也表态称,支持欧洲电池联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众集团已为其电动汽车项目提供价值约400亿欧元的电池和相关技术。
♦ 最持久 “排放门”阴霾不散
“排放门”始于2015年9月大众柴油车尾气排放造假丑闻在美国曝光。该丑闻也让各国监管机构意识到,“排放门”并非个案,而是行业“潜规则”。各国监管部门开始对所有车企的柴油车排放进行调查,这当中德国的力度最大。目前来看,“排放门”仍在不断升级,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今年6月,德国布伦瑞克检方认为,大众集团在1070万辆汽车上安装了“违法作弊软件”,故对其处以10亿欧元的罚款。大众集团于官网发布声明:将接受德国布伦瑞克检方在当地时间6月13日发出的10亿欧元罚款处罚。另外,奥迪首席执行官施泰德也因“排放门”而被捕、撤职,这是大众集团迄今为止因涉嫌柴油车排放造假而被拘留的最高级别高管。
除大众外,戴姆勒、欧宝也相继被德国检方勒令召回。今年6月,由于戴姆勒使用了违法的尾气排放操控软件,政府命令戴姆勒在欧洲召回77.4万辆柴油车。德国交通部在今年10月表示,欧宝需要强制召回涉嫌排放作弊的柴油车,涉事车辆达到10万辆。另外,德国行政法院颁布了城市柴油车禁令,目前已经有斯图加特、亚琛、法兰克福和柏林等城市跟进。
中国汽车报 冯玉婷